蓝牙链路管理器协议(LMP)结构
一般描述
链路管理器协议(LMP)控制和协调两个设备之间Bluetooth®连接运行的所有方面。这包括设置和控制逻辑传输和逻辑链路及物理链路控制。链路管理器协carry议用于通过ACL逻辑传输连接的两个设备的链路管理器(LM)之间的通信。
一般规则
LMP信息是通过ACL-C逻辑链路进行交换的,而这个逻辑链路通过默认的ACL逻辑传输(参见蓝牙规格基带第4.4节了解详情)传送。ACL-C逻辑链路与ACL-U(传送L2CAP和用户数据)的区别在于以变长数据包的负载报头传送的逻辑链路标识符(LLID)域。ACL-C的优先级别高于其它通信。
LMP信息通过ACL-C逻辑链路运载,这并不保证送达或告知已收到数据包的时间。LMP程序在同步两个设备的状态更改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例如,制定的标准中指明因设备离开微微网或进入休眠状态而出现可重用的逻辑传输地址(LT_ADDR)。其它LMP程序(如待机和角色转换)将蓝牙时钟列为参数,以定义固定的同步点。从嗅探模式转入或转出受转换模式保护。
LMP按照交易运作。交易指实现特定目的的连贯信息交换集合。
设备功能
1.1版规格之后添加的所有功能均拥有相应的LMP功能bits。在资格认证流程中支持这些功能可能成为“强制性”,但LM仍会将这些功能是为可选,因为它必须与不支持这些功能的老式设备进行互操作。
这些功能在以LMP信息传输时以位掩码表示。任何版本的链路管理器都将通过读取LMP功能掩码,采用最低通用功能子集解译。
程序规则
链路管理器协议包含启用下列信息的PDU(协议数据单元)
连接控制
1. 建立连接
2. 分离
3. 电源控制
4. 适配跳频
5. 信道质量驱动数据率更改(CQDDR)
6. 服务质量(QoS)
7. 呼叫方案参数
8. 控制多时隙数据包
9. 增强数据率
10. 封包LMP PDU
安全
1. 认证
2. 配对
3. 更改链路秘钥
4. 更改当前的链路秘钥类型
5. 加密
6. 申请获支持的加密秘钥长度
7. 安全简单配对
信息请求
1. 时间准确性
2. 时钟偏差
3. LMP版本
4. 支持的功能
5. 姓名请求
角色转换
1. 时隙偏差
2. 角色转换
运行模式
1. 待机模式
2. 休眠模式
3. 嗅探模式
逻辑传输
1. SCO逻辑传输
2. eSCO逻辑传输
测试模式
1. 激活及去激活测试
2. 控制测试模式
下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